作者:张金波
日期:2025-03-10
2月27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1,以下简称分委会)换届会议暨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兼分委会主任委员张成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标准处二级主任科员孙晓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王文峰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副主任兼分委会秘书长王毅主持。
会议伊始,张成海主任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分委会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此次会议旨在凝聚行业共识、明确发展方向,为下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他强调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具有深远影响。他呼吁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开创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孙晓辉宣读了第二届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的换届批复及委员组成方案。他指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我国正全面推进标准化改革工作。新一届分委会应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指引,强化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智能网联等新兴技术领域,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他充分肯定了我国在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完善标准体系,构建科学、系统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标准框架;二是加快关键标准研制,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加强标准宣传贯彻,确保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实施;四是充分利用平台资源,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
王文峰指出,尽管自动识别技术属于传统技术范畴,但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无论是AI的进步还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都离不开自动识别技术的支持。近年来,条码技术在国内取得了新的突破,无源物联网技术也不断创新发展。因此,他呼吁分委会成员积极推动这些创新技术的推广,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确保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他还强调,面对其他标委会也在制定相关标准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提升标准质量,巩固专业优势。
王毅作年度工作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分委会的工作范围,包括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条码、二维码、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及其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SC31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他回顾了第一届分委会的工作成果,包括研制了涵盖条码、射频识别、实时定位及检测等多个领域的国家标准,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标准体系,并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显著进展。他还展示了部分重点工作的突出成果。对于下一步工作计划,王毅提出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成立专门工作组,高效协调和执行相关任务;二是扎实推进标准宣贯工作,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三是充分发挥委员专家智库的作用,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分委会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共同应对挑战。
此次会议不仅总结了分委会过去的成绩,更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于标准化工作,共同推动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的健康发展。他们强调,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标准研制、加强标准宣传贯彻等工作对于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会议还向所有对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感兴趣的企事业单位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加入分委会,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分委会开放合作的精神,也为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本次会议,分委会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努力推动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事业迈向新高度。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分委会必将在该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